70天招不到一个保洁,看萨尔茨堡机场用两台高仙机器人破局

2025-08-28

「一个清洁岗位空缺70天,就是招不到一个稳定的保洁员。」这曾是萨尔茨堡机场管理层的日常噩梦。现如今,航站楼里洁净如新,一位「新员工」正不知疲倦地穿梭于人潮中。机场管理者们停止了无休止的等待,引入高仙AI清洁机器人,开启了一场关于效率、安全与体验的全面运营变革。2024年9月,两台来自高仙的Scrubber 50型清洁机器人正式进驻1-2号航站楼、安检区与值机区,标志着这座奥地利重要区域机场迈入智能清洁新时代。

GAUSIUM
01.不仅是美观,更关乎每日数万旅客的安全
机场清洁绝非小事。在繁忙的航空枢纽,地面整洁直接关系到旅客安全、运营效率与机场形象。每日数以万计的旅客穿梭其间,保持地面洁净不仅关乎美观,更是安全底线、体验提升与卫生合规的关键保障。作为奥地利最繁忙的区域机场之一,萨尔茨堡机场对此深有体会。洁净的环境不仅是机场的“门面”,更是安全运行的基础。

GAUSIUM
02.七十天招不到一个人:机场清洁遭遇”风暴”
与国际众多机场一样,萨尔茨堡机场也面临共性难题:严格的卫生安全法规、持续的人员短缺、清洁质量难以统一监控,以及不断增加的降本压力。据统计,截至2025年2月,奥地利职场空缺高达15万个,而保洁类岗位的空岗周期已从30天延长至70天。机场清洁与景观设计部主管 Thomas · Eibl 和副主管 Claudia · Amerijan 坦言:“清洁岗位招聘非常困难,难以招募新员工。”但人手短缺只是冰山一角。航站楼面积大,清洁质量难以保持一致,加之频繁的人员流动,持续影响运营稳定性——这些共同构成了机场清洁的“风暴”。

 

GAUSIUM
03.破局者:不知疲倦、极致高效的”AI清洁工”
萨尔茨堡机场最终引进高仙旗舰产品Scrubber 50。该机型曾荣获ECJ 2022欧洲清洁与卫生奖“年度科技创新奖”、Interclean阿姆斯特丹创新奖、大洋洲INCLEAN创新卓越奖、德国CMS Purus创新奖等多项国际大奖,深受海外中大场景用户青睐。

截至目前,Scrubber 50已在萨尔茨堡机场稳定运行一周年,实现了安全“零事故”、高标准清洁以及水电气资源节约目标。在航站楼高流量区域,Scrubber 50实测平均清洁效率达2500平方米/小时,7×24小时持续作业,显著提升高区区域清洁频率与质量一致性。其内置水循环系统较传统清洁方式节水高达80%,高度契合机场绿色运营战略。(数据来源:机场内部报告)

GAUSIUM
04.人机协同:改变不止于效率与体验
引入Scrubber 50后,萨尔茨堡机场清洁工作发生根本转变:大区域可实现每日多次清洁,这是人工无法持续实现的;员工得以重新分配至高价值服务岗位;运营流程更加顺畅,人力和时间成本显著下降。 

此外,机器人实时回传清洁数据并生成数字化报表,为机场优化资源配置、推进精益管理提供关键依据,最终实现运营降本与服务升级的双重目标。

GAUSIUM
05.机场副主管的惊喜:“太出色了!”
机场清洁与绿化部副主管 Claudia Amerijan 对机器人表现高度赞赏:“我们非常惊喜。这款机器人无论清洁效果还是操作体验都非常出色,已成为我们团队不可或缺的一员。”“工作流程也得到优化——现在我们可以更灵活地将人力调配至最需要的岗位。清洁机器人完全达到了预期。”Amerijan 补充道。

GAUSIUM
06.启示:智慧机场,正从一方光洁的地面开始
萨尔茨堡机场的实践是全球机场智慧清洁转型的一个缩影。从巴黎戴高乐机场到波哥大埃尔多拉多国际机场,清洁机器人正逐渐成为国际枢纽的“标准配置”。它们的价值远超预期,通过自动化深度赋能安全、效率与体验三大核心板块,在人力短缺与高客流的双重压力下提供稳定可靠的解决方案。实践已证明,智能清洁机器人不仅是应对人力短缺的应急措施,更是提升运营质量、实现机场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路径。当机器人在航站楼中安静滑过,留下的不仅是光洁的地面,更是科技创新为航空业绘就的高效、绿色未来。

 

您所在的行业,是否也面临类似的「人力荒」与「高标准」难题?

您认为智能机器人还能在哪些场景中,创造意想不到的价值?

欢迎关注高仙机器人公众号,我们一起探讨。